快3和值单双怎么看
game show 快3和值单双怎么看介绍
你的位置:快3和值单双怎么看 > 快3和值单双怎么看介绍 > 来凤:非遗进校园 竹铃球让土家文化“响”起来
来凤:非遗进校园 竹铃球让土家文化“响”起来

2024-12-21 06:59    点击次数:60


  

云上恩施报道(来凤通联记者 向秋予 汤煜东 贺思羽)竹铃球是我国武陵山区土家山寨的一项民间体育健身项目。历史悠久,简单易行。它集健身娱乐为一体,深受广大民众的喜爱。现在,恩施州来凤县已经把具有民族地区特色的竹铃球作为学校体育的教材引入课堂教学,既有效地提高了教学质量,又促进了学生的身心健康。11月28日,湖北日报联“县”直播走进来凤县民族小学,感受这项传统民族体育运动的魅力风采。

上午10点45分,在来凤县民族小学操场上,阵阵呐喊声此起彼伏。用竹篾编织的竹铃球被小小运动员们在空中来回传递,球内的铜铃在传动撞击中发出叮当脆响。奔跑、跳跃、投球、拦截……攻守腾挪之间,一个个竹铃球被投入到双方运动员们的花篮背篓之中,精湛的技术不时赢得现场“观众”的阵阵掌声和喝彩声。

跟随主播的镜头,我们可以看见,在场上比赛时,每队场上队员为6人,双方人数相等,其中1名是接球员。接球员背上背着筐口向上用竹篾编成的篓筐,在对抗中进行争抢,得球者想方设法向自己一方“投篮”,投中背筐1次得1分,比赛结束时,得分多者为胜方,与篮球的比赛规则类似。

展开剩余60%

“竹铃球的比赛规则有很大的随意性,可以根据参赛人数的多少、参赛者的技术水平高低,灵活地调整比赛规则。在既定规则下,最后得分高者队伍获胜。比赛形式可以是男与男斗、男与女斗、女与女斗,也可以男女混合组队。”来凤县民族小学教师粟泽明向主播介绍道。

据悉,竹铃球起源于古代人们的生产生活中,相传土家先民们为了劳动果实的归属而发生争执,谁都想把最先发现的果实装进自己的背篓里,为了和平生息,解决争端,每到丰收的季节里,就有了背着背篓争抢麦球的场景,这就是土家竹铃球的前身,经历历代演变发展,如今已成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

“我在学校报了竹铃球、西兰卡普这几个兴趣课,课上我不仅得到了锻炼,还了解到了本土的非遗文化是那么的有趣,我和同学们都非常喜欢。”来凤县民族小学学生姚子皓说。

除了竹铃球,该校还开设了西兰卡普、跳房子、跷旱船、抱蛋、高脚马、竹竿舞等10多种兴趣班和特色课程,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展示自我。

“我们学校是一所历史悠久的少数民族学校。11个民族的2027余名学生中,少数民族就占了70%。作为湖北省首批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之一。近年来,我们学校不断挖掘当地民族文化特色,致力于推动民族歌舞、民族工艺、民族传统体育等进课堂,以开展兴趣课程托管为平台,将非遗融入学校素质教育实践中,配齐民族服装及道具等,安排专业教师利用课后托管时间常态化开展练习,促进非遗传承与校园文化建设的有机融合,保护非物质文化资源。”来凤县民族小学校长陈丽说。

土家竹铃球在校园的蓬勃发展是来凤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一个缩影。与此同时,当地还积极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性保护,将土家摆手舞、南剧、地龙灯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搬上舞台、融入景区、带进校园。目前,全县共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3项、省州级非遗代表性项目50项、县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02项。

发布于:湖北省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